新闻动态
行业动态
人体体温调节系统通常将中心体温设定在37℃,低体温是指中心体温低于36℃,在临床上一般将中心体温34℃-36℃称为轻度低体温。有文献报道 ,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很高,大约占比为50%~70%。围手术期低体温是外科患者在手术期间护理的常见问题,现对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的原因、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综述如下 ,旨在正确理解及对待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 ,明白其原理 ,以便后期切实进行更好地维护。
一、 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的原因
1.1 麻醉因素:正常人的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状态,通过大脑和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和神经液的作用,使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。但麻醉剂的使用在损害中枢温度调节的同时又损害周围温度调节,尤其全身麻醉阻断了身体大部分的神经传导,使得机体较难随环境温度的变化来调节体温,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而出现体温下降。
1.2 环境因素:层流手术室的常规温度和室内空气快速对流这两个因素 ,会增加病人机体的散热 ,更容易导致病人体温下降。
1.3 年龄因素: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,体温易随室温下降。如< 1 岁婴儿常温下手术1 小时体温可下降0.5℃;手术2 小时以上可下降3-4℃。老年人基础代谢率低,体温下降的发生率也较高 。
1.4 手术因素:手术时间长、体表暴露面积大、手术切口大、肠管或腹膜及胸腔内容物暴露时间长、水分在手术中蒸发量大,都是重要散热源。同时术中反复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,患者身体覆盖巾部分被冲洗水浸透,尽管加盖单巾仍不可避免地导致机体热量的散失。大量快速输注冷晶体或库血可使体温下降。据观察 ,在室温下输入1 u 4℃ 冷冻库血或1 L 冷晶体液可使体温下降0.25℃。有报道,500 ml 库存血在5~10 min 被输入人体会使体温降低 0.5~1℃。因此 ,大量输入未复温的液体或血液可明显降低机体温度。此外,若患者在术前皮肤消毒时身体暴露时间过长,再加上冷消毒液刺激,手术过程中非手术部位的暴露及手术部位暴露体腔的时间过长,也易导致患者低体温。
1.5 患者自身因素:患者自身体质较差,术前禁食 8 h左右 ,对于冷刺激敏感性强、抵抗力差,手术引发的冷刺激易引起体温下降。病人因恐惧、紧张、焦虑等情绪波动,使血液重新分配,影响回心血量和微循环,术中易致低体温。
1.6 保暖措施不利:患者在转运过程中、麻醉复苏时保暖措施不利。
二、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影响
2.1 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正面影响[4]:低体温对手术患者有利的一面,如降低机体代谢率、减少耗氧量、增加组织器官对缺血、缺氧的耐受力等。
2.2 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负面影响:人们往往未重视低体温对机体不利的影响,它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,如凝血机制障碍、药物代谢速度降低、削弱机体的免疫力、伤口愈合时间延长、感染增加、使患者术后苏醒延迟、住院时间延长,还可引起严重心肺疾患。